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远程复试考生须知
各位考生:
为确保2025年硕士研究生远程复试工作顺利进行,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,请考生务必仔细阅读并提前做好准备。
一、复试形式及时间
1.复试形式:线上复试。考试通过登录“招生远程面试系统”,网址:https://bm.chsi.com.cn/ycms/stu/(注:必须通过安装最新版Chrome浏览器登录,且其中台式机需提前准备外置摄像头)进行面试,“考生操作手册”详见网址:https://bm.chsi.com.cn/ycms/kssysm/;“设备要求及操作指南”详见网址:https://bm.chsi.com.cn/ycms/stu/ms/ali/czzn
2.复试时间:
正式复试:2025年4月9日,上午8:00-12:00,下午14:30-18:30;
系统调试:2025年4月8日,晚上20:00-21:00,所有收到复试通知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复试系统测试。
二、复试设备及环境要求
1.考生所需设备
(1) 复试平台:我校复试工作按规定统一使用中国研招网远程复试平台“双机位”进行网络远程复试。
(2) 备用平台及软件:备用主、副机位均使用“腾讯会议”平台。正常情况下不启用,仅在研招网远程复试平台出现异常时应急使用。
(3) 主机位设备及软件:考生主机位(用于面试设备):1台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(确实不具备条件的考生可以使用手机)、高清摄像头、麦克风、耳机,(提前下载最新Chrome浏览器)。同时还需要安装好备用“腾讯会议”软件。
(4) 副机位设备及软件:考生副机位(用于监控面试环境的设备):1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(必须带有摄像头),提前下载安装学信网APP。提前下载安装备用“腾讯会议”APP。
(5) 主机位摄像头正对准考生本人,面试时坐姿端正,双手和头部完全呈现摄像画面中。副机位摄像头从考生后方成 45°拍摄,要保证考生和考试屏幕能清晰地被复试面试小组看到。
2.考生所需考试用品
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,黑色签字笔和空白A4纸若干张。
3.网络远程复试考场规则
(1) 考生应根据报考专业的要求,提前一天将本人网络复试设备调试完毕, 并按照规定时间进入候考区等待复试,候考时自觉配合小组秘书对本人身份和复试环境查验,等到小组秘书在本组qq群通知到本人时,应在系统中立刻转接至 面试环节。
(2) 考生应保证设备电量充足,网络连接正常(尽可能使用网线链接),关闭移动设备通话、录屏、外放音乐、闹钟等可能影响面试的应用程序。独立的复试房间,视频环境没有杂音,灯光明亮,不逆光,视频区域整洁。
(3) 复试全程只允许考生一人在面试房间,禁止他人进入,若有违反,视同作弊。温馨提示:考生严禁对复试过程进行录音、录像和录屏,不得将考题内容泄露或传播,如发现或经举报查实违反上述规定,取消拟录取资格,情节严重的报国家有关部门依法处理。
(4) 网络复试开始后考生不得私自离开视频现场或中断视频,因网络或设 备故障中断的应及时与工作人员联系,由现场面试小组确定继续进行、重新开始 或者终止复试。
(5) 考生应服从工作人员管理,自觉接受监督和检查。复试结束后,考生应服从工作人员安排退出网络复试现场。
(6) 考生应知晓并自觉遵守国家相关考试法律法规。不得有违纪、作弊等 行为,否则将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、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等予以严肃处理,取消录取资格,并将记入《考生考试诚信档案》。涉嫌违法的,移送司法机关,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等追究法律责任。
4. 违规和复查:
请考生提前认真阅读教育部《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》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(九)》以及我校发布的相关招考信息。考生需提交真实材料并诚信参加复试。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组织作弊的行为;为他人实施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行为;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,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、答案的行为;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行为都将触犯刑法。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,一经查实,即按照规定严肃处理,取消录取资格,记入《考生考试诚信档案》。入学报到时,新生需提交资格审查材料原件进行复查。入学后 3 个月内,我校将按照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》等有关要求,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。复查不合格的,取消学籍;情节严重的,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。
三、复试流程
1.模拟测试
根据学院通知时间参加系统测试,调试设备、网络及软件,熟悉操作流程。
2.正式复试
候考:提前30分钟登录系统,完成身份核验(人脸识别/证件展示),等待考官邀请。
复试环节:复试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:综合素质面试、外语水平测试、专业知识面试,成绩均为百分制,满分100分(低于60分视为复试不合格,不予录取)。
综合素质(30%)①思想政治素质、道德品质等;
②本学科(专业)以外的学习、科研、社会实践(学生工作、社团活动、志愿服务等)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;
③事业心、责任感、纪律性(遵纪守法)、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;
④人文素养;
⑤举止、表达和礼仪等。
外语水平测试(30%)
考生英文自我介绍,复试小组用英文提出涉及生活、专业方面的问题,考生用英文回答。
专业知识(40%)(围绕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综合测评,无笔试)
①本科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;
②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(专业)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,利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;
③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。
紧急情况:
如断网/卡顿,立即通过备用联系方式(如电话)与考务人员联系。
3. 结束离场
考官确认结束后方可退出系统,不得再次进入。
四、联系方式
(1)联系电话:0931-2975740
(2)招生咨询QQ群:
QQ群1:974450458;QQ群2:974451304;QQ群3:964131479。